每一道校门,都是校园写给时光的精神序章!

浏览:43 作者:admin 来源:本站 时间:2025-10-20 分类:项目实况

每当我们经过学校门口,最先关注到的总是它的大门,有些是一个简单门框加上学校的名字,有些则是飘逸洒脱的造型,无论是怎样的形式,我们总不会忽略。它静静伫立,看着无数青春的欢笑与成长。可有谁想过,这扇校门的背后,蕴含了多少历史传承和设计深意呢?

校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是一项重要工程,是外界认识学校的窗口。在粤求新看来,它更是一所学校的基因表达,全面展示学校的思想、文化和历史。走进学校大门,就是走进了未来。

历史的转译者

校门是一个锚点,将过去和现在交织的历史缆索定在当下,它经历时代的变迁,承载岁月的洗礼,让后辈能摸到前辈的痕迹。

空间故事的开场白

有什么比走进一所学校的大门更有仪式感。作为内外的分界线,它是校园空间序列的起始,也是连接城市公共空间的起点,每一次进出都是一次心灵切换仪式,让人找回出发时的自己,也让人看清要去往的方向。

情感回忆的容器

校门珍藏了整段青春时光,每天清晨的相遇,临近毕业的告别,校庆日重聚的欢乐,是每一代学子都永不褪色的印记。从此,无论走多远,它承载的人文形象总会在人生路上不经意浮现。

站在学校的历史上再出发

尊重历史,理解历史,从历史中提取建筑符号、传统工艺、精神内核,才是真正的创新。粤求新拒绝凭空创造,只有深挖学校的历史,才能使历史在现代设计中获得新生。

深度融入本地特色

植根于一方水土,带着地域的基因,学校有责任成为本地文化传承、传播、延续的守望者。粤求新在过往的项目中有许多独特的实践经验,我们更注重研究在地文化,将地域自然风情和人文特色融入设计,提升师生的区域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

例如,运用镬耳屋山墙、砖雕、骑楼等传统建筑符号艺术化,并选用透气性佳的本地建材,既体现文化自信,也适应岭南湿热气候。

功能与美学的和谐统一

我们在校门设计中,坚持不为美观牺牲功能。校门要承载疏导人流、等候休息、安全保障等功能,必须兼顾艺术感和功能性,好看很重要,但好用,才是长久之道。让每一位使用者感受到设计的细致贴心。

做校门设计不能拿着一套模板套用所有学校。粤求新每开始一个项目,都会提出三个问题:这所学校的气质是怎样的?这里的学生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这片土地有什么特色?校门的设计不能是空中楼阁,它必须从历史来,到未来去。每一座校门,都是与对话历史的契机。

铁一中学老校区校门更新

我们抓住学校坚韧、严谨的气质,如何将历史感和学生青春活力相融合是我们在设计前需要思考的核心课题。不仅要考虑作为教育集团核心校与其他成员校的统一性,还要融入铁路精神的历史文化。

设计因地制宜,在学校二道门的设计中,采用书卷轴造型,线条灵动,如即将展开的书卷,寓意每一位学子正在书写自己的人生篇章。它提醒着莘莘学子笔耕不辍,延续学府荣光。

滨海实验学校校门美化

学校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面向海洋,气质应开放、现代、充满活力。我们把滨海特质转化为具体的空间语言,不仅要美观,更要成为学校融合在地特点的自然表达。大门形态以流畅海浪线条托起一颗“明珠”,寓意学校在时代大潮中傲立潮头。

玉泉学校小学部校门改造

在这个项目中,我们把学校的玉文化的精髓,化作直观的图形,把校门设计成一个校训解读器,传达学校“德如玉、思如泉、知如海”的九字校训,配以海鸟、浪花、玉石纹理等象征图形,让学生体悟自由、开阔、自信、坚定的气质。

Point of view

粤求新 

每一个校门设计的项目,都是粤求新与学校历史对话、解读在地文化的机会。比起好看的设计,我们更愿意做懂教育、有情怀的设计,因为我们知道,校门会陪着孩子走过最珍贵的成长时光。

我们用设计写下对未来教育的展望,用专业和匠心把学校精神和历史化作有记忆、有内涵的学校门面,能让路过的人驻足欣赏,更能让在这里成长的学子,毕业后仍能想起那份专属的温暖。

撰稿 | 吴婷茵

责编 | 舒小勇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于粤求新 

 

粤求新是专注于教育文化空间系统构建的创新服务品牌,创立于2001年。我们以学术研究为基础,整合空间美学与教育理念,提供从文化战略到工程施工的全周期服务。秉承“淬文华、炼精品、铸名校”理念,公司团队深入挖掘学校文化,致力打造独特的校园品牌,推动校园文化从抽象理念向具象场景的转化,塑造有教育意义的文化标识。粤求新未来将继续深化教育空间文化研究,以场景化思维推动校园空间升级,为教育发展构建可持续的文化生态。目前,已为广大附中、广铁一中、广州六中、广州外国语、广州二中等岭南名校提供专业服务,建设成果赢得教育主管部门和行业同仁的高度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