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门礼炮80响鸣放的余音在天际回荡,歼-20划过天安门上空的航迹烙印在每个国人心头。2025年,九三盛大阅兵展示了国家国防军事实力,更是一次爱国主义精神的洗礼。钢铁洪流列阵长街,硝烟已散尽,历史的回响从未停止。校园,这片培育民族未来的沃土,如何将这份沉甸甸的荣光与精神,化作浸润孩子心灵的成长养分?答案,或许就在校园那一处精心设计的红色文化空间里。
学校已有教室、书本、操场承载知识与青春,为什么还要打造红色文化空间?因为有些精神不应该仅存于课本和课堂之间,它应如春风和阳光般深入人心,让人心生向往。它就是红色文化空间,是为每一位师生提供与精神信仰对话的角落。
中外媒体镜头聚焦长安街上铿锵有力的正步、尖端的新装备,我们看到国防实力的飞跃,更看到穿越时空的精神接力。在战火中淬炼出来的民族精魂正是我们要传递给学子们的精神密码。
红色空间的建设,是一场深刻的教育方式的变革。用空间包围师生日常,用日常触摸、体验、互动,真正激发内心红色种子的萌芽,让历史从书本跳出,立在校园里。
如何让红色文化空间承载历史、诉说爱国精神?粤求新认为绝非是简单的颜色、文字拼贴,我们抓住精神内核与空间载体、教育对象深度融合,让抽象的精神变成师生能触摸、可参与、有感悟的场景。
架空层的先天优势,在于其公共性与流动性。它是课间的休息场所,也是师生往来教学区的中转带。策划时,我们以 “时间长河” 为核心逻辑,将党建长廊打造为线性历史叙事轴:从党的诞生星火,到新时代奋进征程,聚焦在抗日烽火里的英雄史诗,让党史化作文化长卷。利用架空层的柱体、墙面、顶面,织就点线面的立体叙事网,师生漫步其中,自然而然便完成了一场红色精神的洗礼。
国防教育的关键,在于消弭距离感。在中庭院设计国防园,将红色精神从室内延伸到户外,融入师生的日常必经之路和休闲环境,意在塑造一个微缩国防世界,划分出开国元勋的伟大功绩展示区、国防军事装备展示区、国防教育法宣传栏等多个区域,让学生能在更开阔的空间中感知国防力量。在自然光的照耀下,在四季更替的绿植映衬中,历史故事的讲述变得更柔和、更富生命力。
实训楼,是职业教育的技艺熔炉,在实训楼打造红色文化长廊,是为了让红色文化成为匠心报国的思想基石,使技能培养与精神塑造形成 双核驱动。将红色文化融入职业教育血脉,既需要坚守精神内核,还需要创新表达形式。入口位置“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金色大字,点明教育的根本使命,让宏大的国家叙事与个体的青春奋斗同频共振。
每所学校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文脉和精神气质,不是模板化的策划设计所能承载。粤求新深耕校园文化24年,深知如何将阅兵大会的震撼化作校园文化建设的养分。每一面文化墙,每一处与自然交融的展示区,每一条充满仪式感的长廊,都是让历史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真正在校园里立起来、活起来的精神坐标。
撰稿 | 吴婷茵
责编 | 舒小勇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粤求新是专注于教育文化空间系统构建的创新服务品牌,创立于2001年。我们以学术研究为基础,整合空间美学与教育理念,提供从文化战略到工程施工的全周期服务。秉承”淬文华、炼精品、铸名校”理念,公司团队深入挖掘学校文化,致力打造独特的校园品牌,推动校园文化从抽象理念向具象场景的转化,塑造有教育意义的文化标识。粤求新未来将继续深化教育空间文化研究,以场景化思维推动校园空间升级,为教育发展构建可持续的文化生态。目前,已为广大附中、广铁一中、广州六中、广州外国语、广州二中等岭南名校提供专业服务,建设成果赢得教育主管部门和行业同仁的高度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