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体育馆的呐喊因回声模糊失真,当报告厅的课件因屏显卡顿中断思路,当音乐厅的琴声因声场不均失去灵魂,校园空间的声光电短板,正在悄悄消解教育的温度与深度。
我们透过三个不同类型的校园场景,看粤求新如何将洞察力、规划力、设计力、落地力转化为看得见的空间价值。
NO.1

百年名校的“声光智慧”
与文化传承共振

作为孙中山先生创办的百年名校,广州市执信中学已发展为涵盖“小学至高中+国家课程+国际课程”的教育集团,其空间需求兼具“历史厚重感”与“现代多元性”。
1.前期策划
用2周调研读懂“百年校园”的12重需求
① 深度洞察:从90班规模的教学楼日常广播,到国家级标准体育馆的赛事扩声;从宿舍应急对讲的毫秒级响应,到二沙岛多功能厅“学术报告+文艺演出”的场景切换,团队用2周时间实地蹲点,精准捕捉到师生对“稳定、清晰、有氛围”的底层期待。
② 系统规划:以“文化适配”为核心,体育场馆对标《国家体育馆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一级标准,会议系统兼容跨校区视频联动,广播系统兼顾听力考试、消防应急等多重功能,让技术方案与“执信教育集团”的办学规模深度咬合。




2.设计落地
功能与美感的双向奔赴
① 专业扩声的“精准覆盖”:天河校区体育馆采用专业系列产品,实现声压级105dB、覆盖均匀度95%,既满足全国中学生运动会的专业赛事需求,又通过降噪设计使周边居民区噪声衰减60%;越秀校区户外体育场升级后,师生评价“即使坐在最后一排,也能清晰听见校长的致辞”。

② 会议系统的“以人为本”:越秀校区会议厅配备CT系列全数字无线有线一体式会议系统,“手拉手连接+高清大屏联动”让老师无需培训即可操作,700余个广播终端覆盖天河校区,从晨读铃到消防应急,响应速度≤1秒,真正做到“技术服务于教学”。

实景展示

③ 美学场景的“自然融合”:多功能厅以P1.5高分辨率大屏(120Hz刷新率)搭配90余台灯光设备,学术报告时呈现“像素级清晰”的课件细节,文艺演出时通过光影层次勾勒舞台空间感,让科技成为氛围的隐形画笔。


NO.2

通信院校的“专业扩声”
与行业基因匹配

被誉为“广东邮电黄埔军校”的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其江门校区礼堂承载着会议、学术报告、行业交流等核心功能,对“通信级稳定性”有着天然的高要求。
1.前期策划
洞察“通信基因”里的隐性需求
① 深度访谈30+师生与行业专家:作为广东省唯一公办通信类高职院校,师生对“信号稳定性、语音清晰度”的要求远超普通校园。学术报告中“5G技术参数”的精准传递,行业论坛里“跨场域对话”的无延迟衔接,都是不可妥协的底线。
② 规划时融入“行业特质”:系统预留5G适配接口,同时控制成本,做到“专业不冗余,实用不将就”。


2.设计落地
用“技术减法”实现“专业加法”
① 聚焦“语言扩声”核心:严选低噪声、高保真设备,确保语言清晰度≥98%、声压覆盖均匀度90%+,即使后排听众也能捕捉“光纤通信时延”等专业术语的细节。
② 操作“轻量化”设计:摒弃复杂操控逻辑,老师通过简易面板即可切换“会议模式”“报告模式”,无需专人维护,管理成本降低40%,让技术真正成为“教学辅助”而非“负担”。



NO.3

国际校区的“多元声场”
与智慧校园共振

作为国家级校区、粤港澳大湾区重点项目,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以 “城市街区式校园” 为定位,其声学需求兼具 “国际化学术交流” 的专业度与 “智慧校园” 的灵活性。
1.前期策划
用场景化洞察“国际校区”的复合需求
① 深度调研:针对校区“跨国学术报告、大型教学研讨、高端会议决策”等核心场景,团队历时1个月梳理6类空间需求:从500人报告厅的语言清晰度,到多功能厅“学术+演出”的场景切换,再到无纸化会议室的精准拾音,精准匹配其“国际化、智慧化”的办学定位。
② 系统规划:结合校区“全信息化设计、全过程BIM应用”的建设标准,方案融入数字化集成理念:扩声系统与校园智慧平台联动,会议系统支持视频跟踪、跨国连线,确保技术方案与“广州第一”的工程规格深度契合。


2.设计落地
分场景定制“专业+灵活”的声场解决方案
① 报告厅的 “精准覆盖”:C1-B115报告厅采用多功能音箱,通过优化安装角度实现听众区边角、后区清晰度全覆盖;D1-B110报告厅选用线阵系统,重点强化语言传声增益,满足多语言学术报告需求,声场均匀度达92%。

项目实景

② 多功能厅的 “场景适配”:B1-C102A多功能厅,以扬声器为主扩,搭配返听,确保台上讲者与台下听众声场同步;C2-110多功能厅用8只 线阵音箱+4只环绕补声,兼顾学术演讲的清晰与文艺演出的饱满,动态范围提升30%。



③ 无纸化会议室的“高效决策”:采用无线手拉手系统,支持自由发言、主席优先、视频跟踪等功能,配合均匀分布的专业音箱,确保决策传达零偏差,会议效率提升40%。


NO.4

四大核心力
定义校园声光新标准

1
深入人心的洞察力
不只看“功能清单”,更懂“场景背后的需求”——执信中学的文化传承需求、邮电学院的行业特性需求、华南理工大学的国际化需求,让方案从“适配”到“共鸣”。

项目实景

2
系统全面的规划力
从国家标准对标(如一级扩声标准)到未来3年升级预留(如5G接口),从多校区协同推进到成本精准控制,每一步都有章法。

项目实景

3
以人为本的设计观
拒绝“技术炫技”,追求“操作极简、体验极致”——执信中学的零门槛会议系统、邮电学院的轻量化管理设计,让师生“用得顺手、用得舒心”。

项目实景

4
有内涵的美感输出
让声光视讯与校园文化相融——二沙岛多功能厅的光影氛围、音乐厅的自然声场,让科技成为文化的“隐形载体”。

项目实景

无论是礼堂的庄重、报告厅的专注,还是音乐厅的灵动,粤求新都能以24年专业积淀,为您定制专属的解决方案。扫描二维码联系我们,免费获取校园声光视讯规划建议。让每一处空间都成为育人的“加分项”!

撰稿 | 吴婷茵
责编 | 舒小勇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于粤求新
粤求新是专注于教育文化空间系统构建的创新服务品牌,创立于2001年。我们以学术研究为基础,整合空间美学与教育理念,提供从文化战略到工程施工的全周期服务。秉承”淬文华、炼精品、铸名校”理念,公司团队深入挖掘学校文化,致力打造独特的校园品牌,推动校园文化从抽象理念向具象场景的转化,塑造有教育意义的文化标识。粤求新未来将继续深化教育空间文化研究,以场景化思维推动校园空间升级,为教育发展构建可持续的文化生态。目前,已为广大附中、广铁一中、广州六中、广州外国语、广州二中等岭南名校提供专业服务,建设成果赢得教育主管部门和行业同仁的高度认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