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当代校园文化建设的浪潮中,一座特殊的空间正悄然改变着国防教育的打开方式。国防教育展厅以”可触摸的国防教科书”之姿,将钢铁长城的巍峨精神浇筑进青少年的成长记忆。它不仅是校园文化的新地标,更成为播撒国防种子的 “育苗圃”,让国防教育从平面的课本知识升华为立体的精神图谱,成为新时代青少年培育家国情怀的精神地标。

展墙成为无声的思政导师,每一道肌理都在诉说国防故事。这里的每一处细节都经过精心设计,旨在让红色基因通过视觉冲击与空间体验,潜移默化地融入青少年的精神世界,培育如军人般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让国防教育不再是生硬的概念,而是可感知、可触摸的精神传承。

步入展厅序厅,迎风招展的立体旗阵与战士冲锋群雕构成动态视觉交响,让参观者在踏入展厅的瞬间便与国防脉搏同频共振。设计师摒弃传统展馆的单向灌输模式,采用”沉浸式叙事”理念:脚下的翻卷书页与左侧立柱镌刻的领袖金句化作精神灯塔,将国防教育与文化传承熔铸成具象符号。

在充满现代感的空间里,原本静默的武器装备成为会讲故事的时空使者。每一件展品都是国防科技进步的注脚,发出“科技强军”的时代强音。让师生在参观过程中不仅能了解国防装备的发展历程,更能深刻理解国防建设与科技进步、团队协作的紧密联系,唤醒对国防事业的全面认知与深层思考。

强大战斗力源于高度的团队协作,这一理念在展厅中得到生动诠释。展厅以武器装备模型的展柜为导览线索,巧妙运用空间语法引导师生解构学校的国防历史:从“开篇溯源”“殷切关怀”到“铸魂育人”,当代国防班学生与陈列的装备模型形成虚实交响,能清晰感知到红色基因的传承脉络。

在这里,学生们能直观感受到国防建设的不易与荣耀,从而在心中种下担当的种子。那些承载着历史记忆的老物件与象征着当下成就的荣誉,共同构建起国防教育的立体课堂,让青少年在触摸历史中理解责任,在感受荣耀中学会担当,为精神成长提供丰厚的养分。




展厅的深处,是一片浸润着家国情怀的精神麦田。丰富的实物展示、详实的图文资料,全方位地呈现了我国国防建设的艰辛与辉煌。左侧”国护荣光”展区,泛黄的老照片与提拔军装共同鸣响警世钟,让历史回声与当代心跳产生跨时空共鸣;右侧”荣誉墙”区块,各式奖项与装备模型展开跨时空对话,彰显着校园国防教育的薪火相传。

这座国防教育展厅,正如同点点星火,照亮着“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教育命题,为民族复兴伟业孕育着无限希望。它用独特的空间语言,完成了从知识传递到精神塑造的升华,让每一个走进这里的青少年,都能在心中筑起一座精神长城,将个人理想与家国情怀紧密相连。


展厅的终点是休闲阅读区,“守护和平、终于国家、服务人民”主题墙巍然矗立。曾有无数少年坐在小圆桌前,以指尖温度写就誓言,这些誓言里饱含着对国家的热爱与未来的担当。他们终将在某天带着从展厅汲取的精神力量,成为国家的守护者。

校园国防教育展厅的建设,是对“少年强则国强”的生动诠释。它让国防不再是遥远的概念,而是融入血脉的文化基因;让爱国不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刻进生命的责任担当。当年轻的身影在展厅内驻足、凝视、沉思,我们便看到了民族未来最坚实的壁垒——那是比钢筋混凝土更坚固的精神长城,是用代代相传的家国情怀浇筑而成的永恒丰碑。

撰稿 | 吴婷茵
责编 | 舒小勇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